近期,A股市场发生了大盘下跌的情况,其中大盘在白酒、银行、保险等大市值蓝筹股的拖累下,出现大幅低开、盘中大幅震荡的走势,直接跌破了3050点,留下了一个13.86个点的向下跳空缺口,形成了平台破位下行的走势,这一现象严重冲击了市场信心,尤其是大市值蓝筹股及防御性股的股价大幅下挫,导致市场多方的最后防线被冲破。


然而,尽管大盘在短期内出现了下跌,但一些转折性信号也同时浮现,与之前的预期相符合:

image.png

大盘及上证50指数出现了技术性底背离现象,这意味着主要宽基指数发出了见底信号,为市场的反转创造了有利条件,这是A股市场“市场底”的主要特征。


大市值蓝筹股的下跌实际上是一种补跌行为,是大盘加速赶底并完成“市场底”的典型特征,历史上的市场底2440点和2885点都是通过大市值蓝筹股的下跌拖累完成的,这也是构建“市场底”的不得不面对的条件。


先见底者率先企稳,未下跌者需补跌,这是“市场底”的特征之一。在周四的走势中,尽管大盘在大市值蓝筹股的补跌下跌破了关键支撑位,但之前率先跌破“政策底”的宽基指数、行业指数及个股却逆势走强,即便出现调整,跌幅也不大,市场的盘口特征从之前的“二八”现象转变为“八二”现象,这是“市场底”的特征。


总结来看,尽管大盘3053点已破,但A股市场的“市场底”特征浮现。虽然由于大市值蓝筹股的补跌拖累,大盘未来可能会出现反复走势,甚至3000点的关口也可能面临考验,但这已经不再重要。即便大盘跌破3000点,也只会是短时现象。根据历史规律,大盘的最后一次下跌通常是蓝筹股下跌拖累的虚跌,与此同时,结构性牛市行情已经开始。因此,与其一味担忧市场走势,不如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,关注那些近期率先企稳并逆势走强的行业和个股。


对于A股中长期走势,依然保持看涨观点,大盘向上的潜力远大于向下的空间,而向下的空间也相对有限。在操作方面,建议轻仓操作指数,重点关注个股,逢低留意券商、军工、半导体、电子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以及底部高β股,同时避免那些存在补跌风险的股票。